这个用户很懒,还没有个人简介
私信
关注
主帖 9
回帖
专栏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传感器融合是融合来自多个传感器数据的过程。该步骤在机器人技术中是强制性的,因为它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冗余性以及最终的安全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激光雷达和相机都在看着行人:如果两个传感器中的一个没有检测到行人,我们将使用另一个传感器作为冗余来增加检测到行人的机会。如果两个传感器都检测到了行人,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使我们更准确地知道行人的位置……通过处理两个...
2023-02-02 16:08:32 1355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之前的文章聊了从传统以太网到车载以太网的演化和异同,从鲍勃梅特卡夫70年代的草图可以看出最早的传统以太网其实并不像现行的家用商用以太网一样。我们常见的以太网的结构一般是基于路由器的星型或复杂一点的树状拓扑结构,车载的以太网拓扑结构也是一样不过不是基于路由器,而是以单个或者多个交换机为核心的主动星型或树型结构,细分到每个链接都是点对点,扯出那根网线来都是一根线两个头。而从梅特卡夫的草图可以看出,早...
2023-02-02 16:03:41 857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概述​A.“第三空间”的定义“第三空间”(The3rdspace)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Oldenburg)于1989年在他的著作《绝对的地方》(TheGreatGoodPlace)中提出,奥登伯格将第三空间定义为除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工作空间(第二空间)之外的社会空间。第三空间根据每个人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需求可以是个人独处的空间,也可以是与朋友、家人共享的空间,例如俱乐部、公园、图书馆等场所。在汽车领域,“第三空间”目前特指...
2022-12-22 15:28:57 1621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andconnectedvehicle,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等之间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麦肯锡从目前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速度预测,在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经济可以达到1.9万亿美元。从智能化角度来看...
2022-12-22 15:19:06 2049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许多汽车的应用都受到全新产业趋势所驱动,亦即CASE四个字母分各自代表的网联化(Connected)、自动化(Automated)、共享(Shared)和电气化(Electrified)。互联汽车使用先进的LTE和5G网络来增加网络带宽并驱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先进的自动化,让新的应用程序有更充分的时间运用更高解析、更丰富的联网显示器以及联网传感器。共享是自动化的自然结果,让应用程序由互连的GPU和ECU,有更多机会采用端到端相机和显示器。电气化需要...
2022-12-21 11:47:14 1858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虽然2021年的半导体行业深受供应链问题的困扰,包括严重短缺等,但半导体厂商及其外包半导体封装与测试供应商(OSAT)继续在多个领域取得技术进步。这些技术改进能在关键细分市场当中满足尖端应用的先进封装要求。半导体封装市场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总值预计将在2026年前成长到960亿美元(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8%)(图1)。该市场一般被划分为主流和先进封装两块细分市场,后者有望在2026年前首次超过...
2022-12-21 11:45:35 1386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下一代自动驾驶主要解决的功能性问题主要包括高速路驾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于导航定位的自动换道功能。这不仅是实现超速换道、导航自动下匝道、导航自动并道的前提,也是完善整个高速快速路自动驾驶功能的前提。由于换道过程涉及车辆的横纵向控制和速度调节,同时执行过程中亦受驾驶人分析、驾驶技能不足及环境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整个换道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系统在自动发起换道过程中,一旦判断...
2022-11-14 16:21:53 1673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是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必须实现的课题,不仅需要解决车辆如何实现自主驾驶,也需要解决当前这代自动驾驶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功能开发问题和性能提升问题。比如从最近的蔚来汽车自动驾驶事故中不难看出,要想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就需要自动驾驶系统解决当前不少的边缘场景,这些场景都是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功能安全的场景内容。又如后续多数主机厂想要效仿特斯拉采用类似影子模式进行数据采集、仿真,那么如...
2022-11-14 16:14:31 1013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当前,主流的自动驾驶Tier1和主机厂都趋向于设计更加先进的传感器架构将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提升到最大值。其中,不乏有类似特斯拉、小鹏这样趋向于推进视觉感知架构设计的主机厂,也不乏有类似博世、大陆这类传统趋向于推进雷达感知为主的供应商。也有在传感器架构中趋向于设计全传感冗余方案的主机厂,如蔚来、waymo、百度等不差钱的主机厂。从量产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设计传感架构时更多的是追求所谓的性价比,也即用最少的传感...
2022-11-14 15:53:23 1017浏览 0点赞 0回复 0收藏
获得成就
已积累 3371 人气
获得 0 个点赞
获得 0 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