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野望

发布于 2023-11-16 14:38
浏览
0收藏

蔚来的野望 -汽车开发者社区

技术全栈是目前智能电动汽车的答案之一。


文|东篱


很多人都知道蔚来是一家很“烧钱”的公司,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如此”烧钱“。


9月下旬的“NIO IN 2023 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也坦诚外界有不少让他们省钱的声音,但他强调蔚来还是会保持之前每个季度3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投入,这是“参与下一阶段的智能电动汽车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的一个基本保障”。


而在如此强度的研发投入之下,蔚来构建了全面的技术创新布局——“蔚来技术全栈”,涵盖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全景互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数字运营 12项关键技术领域。

蔚来的野望 -汽车开发者社区

毕竟没有人知道未来的生态到底会是什么模样,因此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广泛布局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开始成为短暂的“共识”,汽车行业的对外投资的内卷序幕早已拉开。


而蔚来这次展示技术全栈再一次显露出引领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野望。

回归垂直整合的技术全栈  

当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渐行渐近,汽车公司的焦虑也慢慢被放大,制造汽车的门槛依旧不低,但确实不像过去那样高不可攀,越来越多的公司跨界而来。


为此,有人担心科技公司想要霸占他们的灵魂,也有声音在关注滑板底盘是否会夺取车企的躯体,车企很难单纯依靠造车上的硬实力就能高枕无忧,但前景仍旧模糊。


到底什么才是未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车企该如何定位和改变自己才能在所谓的“生态”中拥有话语权而不是沦为附庸。


在资金和技术能力足以支撑的情况下,什么领域都涉及保证自己不掉队是一个颇为不错的选择。


当然很多车企在这一波浪潮中选择自研道路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


以特斯拉制造机械臂为例,其所用的“制造机器的机器”需要适应超高的运转速度,所以钢制的机械臂无法满足,需要采用碳纤维,但是市面上难以大规模采购到此类产品,特斯拉不得不自行研发。


这个和比亚迪曾经遭遇的情况很类似,现在比亚迪相关产业链的自主研发程度在汽车行业是名列前茅的,但比亚迪相关人士也对HD Auto直言,“当时是被逼无奈才会选择自己做很多零部件”。


此前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也对HD Auto表示,他们研究座椅、卡钳、电机等,除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之外,外部供应商没法提供符合他们标准的产品也是相当关键的因素。


同时,李斌以公司自研的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为例,表示杨戬”芯片每颗可以降低几百块的成本,这是蔚来通过研发降低长期成本的一步棋。

蔚来的野望 -汽车开发者社区

可以说因祸得福,当自行研发一些零部件时,企业会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产品并知道如何改进它,离开特斯拉后,原特斯拉生产副总裁Greg Reichow回忆往昔,“自研经历的磨难会变成巨大的财富”。


如果选择供应商,哪怕对方承诺高效沟通,结果还是制造团队乘着飞机过去面对面沟通,选择自研,技术研发团队、产品设计团队、生产制造团队能够现场沟通,快速决策。


同时,自研组件可以保证快得多的产品迭代和改进周期。通过随时沟通、随时改进的方式,特斯拉每周的产品改进甚至可以达到50多处,同一代产品都会有细微差别。


如今蔚来也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当然在技术全栈背后更多体现的是蔚来持续创新的价值体系,即:从用户利益出发、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全局体系化效率,以及持续引领创新。

蔚来的野望 -汽车开发者社区

通用汽车也曾走过垂直整合的道路,不过,通用汽车传奇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ritchard Sloan, Jr.)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曾提醒,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可以促进成本的降低,“必须根据自己的投资来确定本来的预期,合理确定自己的计划,否则自己制造不会降低成本。”


近一些来说,比亚迪也选择开放自己的电池等业务,也会采用更多其他供应商的产品。


自研产品和垂直整合并不是唯一且绝对正确的道路。但未来尚处混沌之时,有资金和能力把鸡蛋放在更多篮子很难走上歪路。

  “喧宾夺主”的蔚来手机  

蔚来的技术全栈确实让很多人眼前一亮,不过在创新日登场的蔚来手机NIO Phone夺去了太多光彩。


毕竟作为手机制造商的小米进军汽车产业,李书福投资魅族,吉利也在深入手机行业,汽车和手机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


因为越来越多的认发现,如果将人比作数字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是实数,现在大家变成了“复数”,既有实数部分,又带着虚数单位“i”。前者在现实世界中生存,后者则在虚拟世界漫游。


车企的数字化转型方方面面,落在车联网上,针对带着“i”的用户,就是要在车内的现实世界和手机中的虚拟世界架起一座桥梁,给他们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收购魅族之时,李书福就曾表态,“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而此次发布会上,他再次强调万物互联的重要性。


如今,谁掌握终端,谁就有更多机会直面消费者,在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而手机作为消费者使用最频繁的终端,将是串联起其他终端的关键一环,这是未来汽车领域的必争之地。

蔚来的野望 -汽车开发者社区

而备受关注的NIO Phone也终于在9月正式面世。李斌坦言,蔚来不会靠手机盈利,而是用户需要一款与蔚来的汽车无缝连接的手机。


抛开手机的基本配置来看,NIO Phone必须要超越普通的车机互联才能够体现其价值。


就已知信息来看,NIO Phone和蔚来车机可以实现全景互联,无缝流转。


其导航剪贴板接力可一键同步导航信息,手机端复制文本、提取识别位置信息到车机端安全同步,中控屏幕轻点导航出发。此外,导航路线接力可实现无感上车,提前在NIO Phone上设置导航目的地与路线,上车后自动从步行导航切换为车机端导航,无需二次输入,上车即刻出发。基于NIO Link的手机相册也可实时查看并一键下载车辆拍摄视频,沿途美景随手分享。


全景应用让蔚来车型的全景数字座舱展开更多想象。开启天空视窗功能后,车辆中控屏上将运行一个手机独立分身,支持中控屏和手机双应用平行运行,一台NIO Phone,提供超越“两台手机”的体验。


针对商务场景,超级会议在上车后可自动流转到车机端,同时还可调用车内硬件,带来更好的移动会议体验。NIO Link游戏也可以在中控大屏游玩,搭配7.1.4沉浸声音响系统,享受身临其境的音画体验。


在NIO Link蔚来全景互联技术加持下,NIO Phone将持续增加跨端应用,实现真正的软硬件结合打通,打开手机和智能汽车座舱的想象力。


只不过如何避免NIO Phone成为“大号硬件版蔚来APP”也是需要蔚来考虑的,让手机和汽车结合的想象力真正发挥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一方面,深入手机和汽车的结合,或许还会面临更多问题。

蔚来的野望 -汽车开发者社区

车企想要打造的是贯穿汽车、手机,未来或许还有其他智能硬件的全新科技生态,建立起更具科技含量的护城河。华为和小米同样有着这样的心态,虽然前者短期不造车。


要知道数据是未来的“石油”,驱动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也成为车企在内的各家科技公司争夺的焦点。争夺数据所有权也是蔚来、吉利等车企成立手机公司的初衷之一。


但是,数据如何使用是政府监管的新命题,数据隐私、数据安全等问题是现在火热的话题。


打通汽车、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硬件是李斌等人的雄心和野望,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用户也不是坏事,享受更好更完整的生态服务。


只不过,各类数据该如何在各家“子公司”之间流通,政府是否会允许形成这样的小规模“垄断”形成,毕竟如果汽车、手机等硬件形成绑定,形成“专属”服务,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依然需要强调,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分工与布局仍不明朗,现在是竞争对手未来或许就是合作伙伴,所有人都在摸索一条共赢的道路。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HD Auto  

公众号id:HD_Auto

分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