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发布于 2023-7-6 11:20
浏览
0收藏

6月29日,小鹏G6正式上市,而现在的时间是6月30日0点,当参加完小鹏的发布会以及群访活动回到酒店已经是转天了。


笔者发了一张现场照片给太太报备,她问:“你这是去广州看T台秀了吗?”的确,小鹏在广州智造基地腾空了一整间厂房来搭建堪比国际时装秀的T台,而这场秀的主角不是人而是车。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T台的两侧分别坐着数百人的媒体和用户,何小鹏在无数的闪光灯和尖叫声中首先走上T台,现场气氛更像是明星的粉丝见面会。面对这种场面何小鹏看上去也有点紧张,在介绍G6外观时经常看向提词器,直到讲到空间尺寸以及CIB技术时才开始逐渐找回状态。


现场的第一个高潮来自一组续航数据,87.5kWh——755km——13.2kWh/100km,这组数据意味着用户可以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续航水平,体现了G6电驱系统的效率。而现场的第二次骚动来自另一个数据,即XNGP周用户渗透率94.6%,也就是说购买Max车型的用户一周中有9成以上都使用了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根据小鹏的用户调研数据,智能化已经超过空间、造型和价格成为了如今用户购买智能电动车第4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在小鹏公司的价值体系中,智能一定是排在前二的,因为第一永远是安全。全场最燃的片段当然还是公布价格的时刻,20.99-27.69万元,这样的售价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媒体老师都有点不淡定了。


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第一次被带到了23万的售价区间,小鹏G6的起售价已经逼近20万,相信即使特斯拉再次发起价格战,小鹏G6依然可以凭借其产品力优势在这个市场中抢到不错的市场份额。


小鹏G6是小鹏推出的第5款车型,如果把它的到来比作一场战役,那应该是中途岛海战,因为从G6开始,小鹏将扭转战局。

前车之鉴

这次上市发布,现场欢愉的气氛以及网络上的一片好评,让笔者不由得回忆起去年G9上市的场面。因此在分析G6如何扭转战局之前,可能要先回顾一下去年小鹏遭遇的“珍珠港事件”。


去年9月份小鹏G9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持续9个小时的上市发布会,期间同样邀请了很多小鹏车主前来助阵,而G9这款车也是小鹏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以及搭载XNGP辅助驾驶硬件的量产车型,从广州车展一经亮相便持续吸引着各家媒体的目光。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建约车评对G9做了静态和动态的体验后,同样认为G9是一款完成度很高的车型。但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全能水桶车却在发布会当晚就出了事故。复杂的产品配置和定价逻辑遭到了各家媒体和用户的集体“讨伐”,以至于发布会仅仅结束48小时,小鹏就推翻了定价重新发布了配置和价格。


正是从这场乌龙发布会开始,小鹏的销量急转直下,从去年10月份至今小鹏的月销量在蔚小理三家中持续垫底,除了去年12月,再也没有接近过1万大关。


至于G9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1. 脱离了基盘受众 2. 遭遇了价格战


对内来看,在G9上市之初,小鹏官方对于G9的用户就已经有了明确判断,首先小鹏G9的用户明显区别于小鹏品牌以往的受众类型,从年龄上看,小鹏G9的目标受众年龄范围在30-40岁之间,大部分人可能已经成立家庭甚至有了小孩。而小鹏品牌30岁以下的用户比例高达55.8%,而售价最高的P7车型的用户中未婚用户的比例也达到了44%。可见小鹏G9的受众并不面向小鹏基盘用户,或者说这些用户还没有到达购买全能水桶车的阶段。


对外来看,小鹏G9上市之初建约车评就已经做出明确判断,其最直接的竞品就是特斯拉Model Y,虽然理想L8提前发布让大家对于两个车型的竞争有过一些遐想,但增程和纯电、5座和6座在使用场景以及受众人群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相比之下,同样主打城市通勤的纯电B级车Model Y才是细分市场中G9最大的对手。而特斯拉在2023年开年便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降价,原本比G9起售价更高的Model Y降到了26万,而G9由于成本和规模原因很难跟进。

有备而来

吸取了G9的惨痛教训,小鹏在G6的身上没有再追求大而全,而是全力做到精准,在用户需求的点上全力满足,同时竭力降低成本来应对竞品的降价攻势。


1.满足用户需求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的车主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以25-30岁区间的比重最高,相比之下理想和蔚来的车主平均年龄都在35岁左右,因此小鹏面向的用户群是最年轻的。


这些用户的特点是工作时间不长,经济条件有限,很多都是刚刚结婚的小家庭为主。这些年轻用户对于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要求更高,同时作为家庭唯一主力用车,车辆的空间和续航也非常重要。


智能、空间、续航补能,以上三点同样是特斯拉Model Y的用户最看重的三点。小鹏只有发挥其本土化优势,把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才能实现单点突破,正如抗战时期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智能化

在智舱方面小鹏G6除了把业内最好用的智能语音升级到了2.0版本,实现了全车免唤醒以及多人对话,还增加了XCombo自定义场景,用户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温度、车辆状态等条件,个性化地设置超过200项的车控功能。在智能座舱的建设上,小鹏希望形成智能场景、智能语音、人机共驾以及ChatGPT等多方面的能力。


智能驾驶一直是智能化上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小鹏一直以来的品牌信仰,小鹏认为XNGP就是自动驾驶之前的最终形态。小鹏把XNGP的能力定义如下: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场景无断点、接近零接管、安全效率达到老司机水平。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从2021年1月小鹏上线高速NGP,到2022年9月首批上线城市NGP,小鹏正在朝着XNGP高速进化,今年3月小鹏正式推送了Xmart 4.2.0,向G9和P7i的Max版用户开放了XNGP第一阶段的能力。在这个阶段中CNGP除了可以在高精地图覆盖区域实现领航辅助驾驶,还可以在无高精地图区域实现LCC的增强版,即跨线绕行、识别红绿灯、直行通过路口等。


而随着小鹏G6的正式上市,Xmart 4.3.0也将同步到来,届时高速NGP的能力将被反哺,实现接近于L4级别的高速辅助驾驶体验,即一万公里接管4次,同时在变道策略、博弈绕行等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据测试数据,高速NGP在优化后,不舒适减速概率将降低35%,异常卡死概率降低3%,非安全接管降低72%。同时CNGP覆盖区域增加北京和佛山,上海的覆盖范围增加20%。


预计今年1024科技日的时候小鹏会推送Xmart 4.4.0的版本,这将是XNGP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在于无图化,在全国大部分主要城市将开放无图区域左右转能力,加上变道、超车,体验上可以接近有图的CNGP。


2024年上半年,小鹏计划实现完整的点到点的XNGP能力,即从停车位到停车位连续体验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实现了无图和点到点,吴新宙在L4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降本,让辅助驾驶成为所有车型的标配。这也就意味着没有激光雷达加持的中配车型也可以依靠纯视觉感知来实现高阶智驾,就像特斯拉一样。


笔者在5月份提前体验了Xmart 4.3.0的版本,实际的体验效果来看,小鹏G6在高速部分的表现非常流畅,全程小100公里的路程中不只是在安全层面做到零接管,甚至在效率层面也打消了驾驶者的接管意图。根据小鹏内部的说法,用CNGP的能力反哺高速场景就像是NBA球员打初中生一样碾压。


在城市部分的体验中,中途虽然出现了两次接管情况,但都是效率层面的接管,而不是安全层面。因此在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小鹏G6的CNGP已经处于可用的阶段。而随着基于无图方案打造的AI代驾模式全量铺开,更多用户将高频地体验到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用户对于智驾功能的支出和回报将开始逐渐拉平。


根据小鹏的规划,2023年下半年,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第二阶段将覆盖50座城市,而到2024年点到点的XNGP第三阶段将覆盖200座城市。虽然这个速度看上去没有友商激进,但是小鹏对于自己在智驾方面的领先还是非常自信的。何小鹏:我们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量产交付CNGP的企业,在技术上我们已经做了长期的准备,至少领先友商12-36个月。


  • 空间

G6的车身侧面用了两种颜色拼接,形成溜背感的同时保证了头部的空间高度,小鹏G6的高度比Model Y高了接近3cm,在这样的车身高度下它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248,和Model Y差距很小。


坐到车内会明显感觉G6的地板高度很低,也没有了P7上面的凸起,这就是它的CIB技术,通过电池车身的一体化设计可以让座舱Z向空间增加5%,差不多是8cm。因此一上一下,10cm左右的Z向空间就释放出来了。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有些车型由于电池包的厚度问题不得不提高地板高度,但是由于风阻考量又没办法把车身做得太高,因此很多车就在座椅厚度上做文章,最后形成了小马扎的效果,腿部承托很差而且头部空间也不会好。而G6采用了CIB技术就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保证头部空间的同时,座椅的舒适性也得到了保障。


后排空间问题一直是小鹏以往的产品被诟病比较多的一个点,无论是P7还是G9都没有做到同级领先,而小鹏G6是小鹏第一款在空间表现上完胜市场主要竞品的车型。


  • 续航补能

小鹏G6搭载66kWh以及87.5kWh两种容量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续航分别达到580km、755km和700km。在全域800V的体系下,驱动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表现在使用上就是里程更实,电耗更低。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在补能效率上,小鹏G6采用的扶摇架构标配3C电芯,匹配800V高压快充,峰值充电功率280kW,在小鹏超充桩上从10%-80%充电只需19分钟。即使是在第三方充电桩上,充电速度也可以提升50%。


根据实际测试,小鹏G6 performance和Model Y Performance对比,在同样剩余电量的基础上,同样充电5分钟,小鹏续航里程增加了150多公里,而ModelY只增加了70公里。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3年内建成约500个具备S4超快充能力的站点,核心城市车主的3公里补能生活圈覆盖率85%,全国车主的3公里补能生活圈覆盖率80%。这样的续航和补能效率将大幅扩展小鹏G6的出行半径,城市周边的短途自驾将不再有里程焦虑。


2.提效降本

用户购车的第一维度永远是预算,再好的产品和功能如果脱离开价格都是空谈,如何把智能化体验下放到更加大众的售价区间是小鹏取胜的关键。


特斯拉依靠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强大的AI计算能力,把零件数量和感知硬件的成本不断压缩,其全球庞大的销量构成的规模成本也帮助它实现了超高的毛利率水平。


面对强大的的对手,小鹏推出了扶摇架构,何小鹏认为,过去,小鹏汽车的技术研发主攻性能和功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小鹏的研发能力会更多体现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成本大幅降低。公司为此已经制定明确的执行路线图,通过技术创新、配置优化等多种手段,从今年到明年实现自动驾驶的BOM成本下降超50%,使整车硬件含动力系统成本下降约25%。


  • 技术优化

扶摇架构的平台可以让小鹏的车型研发具备标准化的成本优势,在新平台的加持下小鹏汽车新车型研发周期将缩短20%,部分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达80%。后续,小鹏还会推出10款以上搭载扶摇架构的车型。


小鹏G6是国内首个前后车身都采用一体式压铸的量产车型,一体压铸的集成零件达到161个,一体式的压铸不仅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焊装机器人的数量,提升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车重节省电池用量。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全域800V在提高了充电速度的同时也减少了电池用量,8层HairPin扁线电机+SiC电控,可以将电驱系统综合工况效率提升至92%,综合效率提升1个点,对应续航提升2%。与此同时,热泵系统的加入相较于传统PTC加热,冬季续航还能提升15%。


X-EEA的中央超算及区域控制架构相比传统的分布式架构,不仅硬件成本更低还可以让整车综合研发成本降低50%,OTA速率提升300%。另外,引入Xnet神经网络,BEV+Transformer的技术架构也让小鹏逐渐摆脱对于昂贵的高精地图的依赖。


  • 配置取舍

另一个显著降低BOM成本的方法就是砍配置,一些对于用户感知不强,增加用户购车成本的配置在G6上完全看不到。从G9到G6,小鹏取消了双腔空悬、电吸门、后排的座椅加热按摩、HUD、钢琴烤漆的内饰以及XOpera的音乐座舱。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小鹏G6在豪华配置上做到了极简,而在年轻用户更容易感知的科技配置上直接拉满,无论是XNGP的辅助驾驶还是全域800V的超快充能力,以及实现全车功能自定义的XCombo。小鹏G6这款车似乎和特斯拉的风格很像,但又比特斯拉更加本土化,很多特斯拉在中国暂时无法实现的智能体验小鹏已经先一步带给了中国用户。

比赛刚刚开始

5月份小鹏汽车的销量为7506辆,只有理想汽车当月销量的1/4,而2023年以来小鹏的月销量一直徘徊在7000上下,根据小鹏官方二季度的销量指引,这样的销量情况还将延续到6月。


与此同时,小鹏2023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小鹏季度营收40.3亿元,同比下降45.9%,净亏损23.4亿元,同比扩大38%,毛利率更是从去年同期的12.2%跌至1.7%。


虽然小鹏目前的销量以及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但这并没有动摇何小鹏的信心,在媒体群访上何小鹏表示“这场马拉松还远着呢,小鹏坚持科技定位,智能化拐点也许昨天还没到达,但明后天一定会到。”

小鹏G6按下智能化感知的启动键 -汽车开发者社区

如果说XNGP点到点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可以如预期一样在明年上半年落地,实现软硬件一体的多场景融合,那么小鹏将在智能化的比拼中积累半个身位领先优势,而这个优势能不能转化成销量还要取决于G6这款车。


一旦G6成功地将高阶智驾体验带给了用户,让大众用户在城市的场景中高频地使用智驾功能,那么很快智能化的感知就会形成,就像是电车替代油车的路径一样,体验-使用-依赖-再也回不去,吴新宙把这种过程概述为“但用难回”。


真正到达这个时候,智能驾驶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置,而将成为智能电车的标配。那时,小鹏积累的所有的技术优势将得以显现,小鹏的智能标签将转化为实打实的车价和销量。


截至小鹏G6上市当日,该车的订单量已经超过3.5万辆,而新增订单保持在700-1000/天,相信正式售价公布后订单量会继续攀升。对于产能问题何小鹏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明早要开供应链大会,7-9月爬产速度将超过以往任何时期,G6的销量肯定破万。


最后,笔者想说:既然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就不用太在乎一时的名次,暂时落后的人也许明天就成为领跑者,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建约车评

分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