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Automotive SPICE,企业要知道的二三事(续)

发布于 2023-6-27 16:23
浏览
0收藏

问题1:项目是基于Base开发的,Base项目中的需求、设计文档是不全的。如果想通过ASPICE评估,Base部分的需求、设计等需要补充完整吗?

ASPICE评估的对象是”项目”,确切的说是“项目中实施的过程活动“。


“项目中实施的过程活动“依赖于项目范围、和项目实施策略。


来看一个例子:

项目背景:(如下图所示)

  • 基于某平台软件进行开发,软件中包括来自于平台软件的”完全重用的软件组件”和”新规或改造的软件组件”。

引入Automotive SPICE,企业要知道的二三事(续) -汽车开发者社区

项目实施策略:(注:如下策略仅是示例)

  • 软件需求分析:分析整个软件的需求,并识别出与平台软件的差异化需求。
  • 软件架构设计:根据差异化需求,进行软件架构的变更设计。
  • 新规/改造的软件组件:进行完全的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验证。
  • 完全重用的组件:不进行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验证。
  • 软件集成测试:测试与”新规/改造”组件相关的所有接口(重用组件之间的接口,不测试)。
  • 软件测试:基于”差异化需求”进行测试。


如上的例子中,项目范围中不包括”完全重用的软件组件”的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验证活动。ASPICE评估时,这些内容就不会纳入评估范围。


关于平台软件和既存软件的话题,可参考如下文章:

问题2:项目如果要满足ASPICE要求的话,代码圈复杂度指标应该是多少?测试覆盖度的要求呢?对单元测试工具有什么要求?……

当谈到过程要求时,过程要求分为不同层次。

  • 其中一个层次的要求是“What + Why”层面的要求,要求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 还有一个层次的要求是“How”层面的要求,是指具体的方法、准则等。


例如:

  • 确定项目范围,用来明确项目边界、和为制定项目计划提供基础。= What + Why层面的要求
  • 采用FeatureList表格,记录所有的项目范围内的需求点。= How层面的要求


ASPICE里面的要求,都是What + Why层面的要求,没有How层面的要求。

也就是说没有圈复杂度具体指标值的要求,没有具体测试覆盖度指标的要求,没有单元测试工具的具体要求…..


ASPICE评估时,评估师如何判断项目使用的方法和准则是否是满足ASPICE要求呢?

这需要参考相关的行业规则、客户要求、Common Sense等。


例如:

  • ASIL-D等级的功能安全软件组件,参考相应的行业规则(ISO26262),单元测试的覆盖度需要是MC/DC。
  • 代码的圈复杂度,参考其客户要求,其目标值是15。
  • 使用Excel表格进行需求双向追溯性管理,而软件需求的个数超过了8000条。根据common sense,这个表格能够有效的进行需求的双向追溯性管理吗?


项目中采用的方法和准则(How),需要满足(What +Why)层面的要求,需要合适和恰当。


2013年参加BMW客户实施的一次功能安全评估时,评估师说,他是基于Safety case实施功能安全评估,评估方法就是对Safety case中的Arguments进行Argue,判断这些Arguments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关于不同层次的过程要求,欢迎读者阅读如下的文章:

问题3:项目C-Sample阶段的活动实施的很好,但在B-Sample或A-Sample阶段有些活动没有做好,那么C-Sample阶段结束时实施ASPICE评估,能通过评估吗?

A-Sample或B-Sample阶段的某些没有做好的活动,可以分为几类场景:


场景1:该活动是一次性的活动,在C-Sample阶段不会再被实施。

例如:

  • 项目启动和策划阶段实施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活动,其可行性分析的维度不完整,没有包括技术可行性。
  • “MAN.3 BP3评价项目可行性”会有一个弱项。


场景2:该活动是持续性活动,在C-Sample阶段也会被实施。

例如:

  • 在A-Sample和B-Sample阶段时,项目周会中识别的问题没有被记录,有些项目问题没有被及时跟踪和解决。
  • 在C-Sample阶段对此进行了改进:项目周会中识别的问题都会在Issue List中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 通过访谈和查看相关文档记录,评估师了解到项目已经对该事情形成了习惯。(具备了有效管理周会中识别的问题的能力)
  • 如上场景,A-Sample和B-Sample没有做好的事情,不会是一个弱项。


场景3:该活动影响了产品质量,在C-Sample阶段有针对性的改进。

例如:

  • B-Sample阶段时,软件需求未进行评审就发布了。
  • B-Sample阶段总结时,项目组识别到了该问题。
  • C-Sample阶段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对B-Sample阶段的软件需求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的结果,如果需求内容有实质性的变更,则按照变更流程进行处理。
  • 如上场景,B-Sample没有做好的事情,不会是一个弱项。


推荐阅读: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仨人谈起

分类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