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ISO26262中的FMEA分析
FMEA是汽车功能安全(ISO26262)中常用的一种安全分析方法,本文谈谈如何进行功能安全的FMEA分析。
说明:
- ISO26262标准中要求进行安全分析的方法之一是Inductive Analysis,FMEA是Inductive Analysis中常用的方法。因此本文描述中,以FMEA替代Inductive Analysis。
- 本文所阐述的FMEA思路和做法,仅针对ISO26262汽车功能安全。不能取代传统的IATF16949中的FMEA做法。
- 本文未包括P-FMEA。
1. 为什么要做安全分析
引用ISO26262:2018 Part 4中的系统阶段安全分析的目的:
- 证明设计能够适应与ASIL等级相匹配的安全需求和特性;
- 识别失效原因和故障影响;
- 识别或确认安全相关的系统要素(Element)和接口(Interface);
- 验证安全机制的有效性。
2. 哪些阶段要做FMEA分析
ISO26262标准在每个阶段,都提到安全分析,总结如下:
备注:
- ISO26262-6没有明确的软件详细设计(模块设计)这一层级,但是要求软件架构设计要down to the level where the software units are identified。实际项目中,通常有软件模块设计这一层级。对于软件模块设计,要不要做FMEA分析呢?取决于软件架构设计的颗粒度,如果软件架构设计太粗,建议在软件模块设计级别,进行FMEA分析。
- 关于软件架构设计的颗粒度,可参考文章:软件架构设计的颗粒度
3. 什么时候做FMEA
FMEA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阶段,但是ISO26262只在设计阶段,提到要通过FMEA分析对设计进行验证。
实施建议:
- 1st FMEA on Pre-design,项目初期,针对产品初始设计进行FMEA分析,此阶段做FMEA的目的是帮助导出安全需求。通过FMEA,能够系统性地识别和分析产品中的failure对安全的影响,针对影响安全的失效,采取安全机制,写入安全需求规范。如果产品比较成熟,团队有丰富的功能安全项目经验,可不做。针对新产品、新功能、新技术或高度复杂系统,建议借助FMEA分析,导出安全需求。
- 2nd FMEA on safe design,完成产品安全设计后,针对整个产品设计进行FMEA分析。此阶段做FMEA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设计。
4. 谁来做FMEA分析
FMEA分析需要team work,不是功能安全工程师一个人的工作。产品设计开发团队一定要参与分析。
5. FMEA分析的范围
针对本文第3章描述的2nd FMEA on safe design这种场合,分析的对象是整个产品设计。
例如:项目的范围是整个ECU,包括有安全相关的架构要素和接口、非安全相关的架构要素和接口。是不是要针对所有的架构要素和接口都要进行分析呢?
以上图中的ECU系统架构设计的FMEA为例,建议如下:
- QM的要素和接口:可以不在功能安全的FMEA中进行分析,但是要做要素共存分析,分析QM的失效是否影响ASIL的要素
- QM(X)的要素和接口:需要纳入FMEA分析中
- 不确定是否安全相关的架构要素和接口:建议纳入FEMA分析。因为FMEA可以识别或确认安全相关的系统要素(Element)和接口(Interface)
- 来自ECU外部的输入接口:建议纳入FEMA分析,除非上一层FEMA已包括此接口分析
- ECU对外输出的接口:可不纳入FMEA分析,由接收信号的模块分析,建议告知客户
- ECU内部要素间接口:软硬件接口,建议纳入FEMA分析。软件要素和软件要素的接口,以及硬件要素和硬件要素的接口,可不纳入系统FMEA分析,可放入下一层级软硬件FMEA中分析。
6. 如何进行FMEA分析
推荐参考VDA/AIAG FMEA handbook,此手册中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本文从功能安全的角度阐述如何进行FMEA分析。
需要澄清的是:VDA/AIAG FMEA handbook中的内容,功能安全的FMEA也需要满足,不能只考虑本文此章节的内容。
6.1 在FMEA手册的D-FMEA中融入功能安全的考虑
VDA/AIAG FMEA handbook中第2章是DFMEA。
建议:
- DFMEA Step 2结构分析中,考虑本文第5章的分析范围
- DFMEA Step 4失效分析中,失效模式可参考ISO26262 Part 5附录D、Part 6附录E和Part 11中的失效模式。软件的失效模式,可进一步参考NASA Software Safety Guidebook
- DFMEA Step 5风险分析中,分析失效对功能安全的影响,是否会造成违背安全目标或安全需求
6.2 FMEA手册中的FMEA-MSR vs. 功能安全FMEA
VDA/AIAG FMEA handbook中第4章是FMEA-MSR的执行。
此方法是新引入的FMEA方法,是对监控功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供了诊断/感知和系统响应的打分,规则如下(此内容来自VDA/AIAG FMEA handbook,仅摘录一部分)。
这个打分规则,和功能安全中的安全机制有效性的思路类似,分为故障探测+故障处理的打分。FMEA-MSR关注的是监控功能的有效性,而功能安全关注的是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功能安全FMEA分析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验证安全机制的有效性)。
1)实施方案1:
把安全机制的诊断覆盖度Low-medium-High的结果映射到FMEA-MSR的诊断监视/感知打分;能否在FTTI内处理故障(比如进入安全状态)的结果映射到FMEA-MSR的系统响应/人体反应打分中。根据措施优先级AP的得分,采取对应措施。此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很少有项目做FMEA-MSR。
2)实施方案2:
在现有的FMEA表单中,加入对于安全措施是否足够的考量,如下示例。
- 增加1列“是否影响安全”,结合失效影响的结果,判断是否违背安全目标或者需求。如下图所示,列出SG或安全需求ID,以及对应的ASIL等级
- 增加1列“SM+DC”,填写针对此失效已有的安全措施及其诊断覆盖度。
如何判断安全机制的诊断覆盖度,可参考文章:谈谈安全机制的诊断覆盖度如果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是安全机制类的措施,这类措施在ISO26262标准中没有诊断覆盖度的概念,项目中如何处理呢? - 增加1列“是否需要进一步措施”,结合安全机制的诊断覆盖度和会违背的ASIL等级,判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措施(如何判定呢?)。如果不需要,填写No;如果需要,描述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分配责任人和完成日期。
7. 评审FMEA报告
ISO26262要求对FMEA报告进行confirmation review和verification review。
两者的区别,以及如何制订review checklist。参考文章:聊聊ISO26262和ASPICE中的文档评审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仨人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