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

发布于 2023-4-21 11:32
浏览
0收藏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这可能是何小鹏有史以来经历过最“煎熬”的财报会议。


尖锐问题一个接一个砸过来:


比亚迪汉唐车型打到20万,小鹏能卷的过吗?
王凤英怎么批评小鹏现状?
寄予厚望的旗舰G9,怎么哑火了?
今年降本增效有什么方案?


句句扎心,全是因为小鹏交出了有史以来表现最不好的财报:


总交付量不到计划的一半,亏损同比扩大87.92%,毛利率为较去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四季度的下滑趋势甚…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成立的第9年,何小鹏主导的第5年,小鹏汽车走到了“至暗时刻”,就像2019年的蔚来和李斌。


“触底”已成事实,该怎么“反弹”,何小鹏这样说——

何小鹏说了什么?

2022年报挂网之后,小鹏立刻举行了分析师会议。


各种尖锐问题抛向了何小鹏。


首先是市场竞争格局:比亚迪推出20万的汉以及唐小鹏汽车如何维持优势?


何小鹏认为,最近1-2年里极其激进的价格内卷会不可避免,而小鹏眼下的策略是:


把规模做好。除了一方面加强我们的优势,包括自动驾驶,另一方面要把设计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之外,几个最重要的点,第一是成本,包括内部的营销成本以及不必要、不创造客户价值的研发成本,以及我们对于整个应软件的Bom成本。小鹏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把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规模做到最前列甚至做到第一,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一定会在后面不断改款车型和新车型以及相关定价上激进地占领市场的更高地位


面对今年掀起的价格战,以及比亚迪旗舰车型“降维”,小鹏一是要坚守智能化高地,其次也不回避价格战,定价上可以做的“更激进”。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规模前列甚至第一”,怎么实现?何小鹏回答了关于渠道的问题:


王凤英对于渠道的研究非常深入,在她入职大概一个多月中间,她跟我数次讨论有关渠道。第一,我们会继续把直营和授权坚定向前推进。第二,一定会把渠道管理扁平化,更好地培训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整体渠道的盈利和经营效率。第三,我们的渠道肯定会将纯粹主要仅面向销售的渠道变成更多拥有4S功能的渠道的转换。
三四线渠道的体系,我们会主要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进入,同时在产品规划上也会考虑更多能够适合于三四线渠道销售更好的车型。


两个关键点,长城铁娘子王凤英空降小鹏,营销市场一把抓。小鹏开始在非一线城市拓展加盟经销商网络。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而关于王凤英带来的新改变,也是外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何小鹏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王凤英将会全面负责小鹏的产品规划、销售、品牌市场以及负责整个大产品矩阵体系。
凤英总来了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对公司最大的批评、对我个人的最大批评——是她认为规划不够好,其次在营销上面也有问题。规划和营销方面她现在两手同时抓,并不是先A后B。她一周工作7天,现在我们都开始干7天的活了。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去年小鹏G9销量并不高,作为旗舰远没有达到小鹏内部的预期,也是直接引发小鹏人事架构大调的原因之一。对于G9车型的表现,何小鹏认为:


纯电动汽车30万以上纯电动汽车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G9在今后会有多个动作,部分配置车型正在爬坡,后面会开始交付。
XNGP在G9上会开始取得好的效果,因为G9交付之后,好的口碑正在越来越体现,3月份G9销量相比2月份有一定的上升,特别是在几个重要的城市里面。G9整体今年年内虽然有挑战,但是我们还是追求我们的目标。


关于新产品和自动驾驶研发进度,何小鹏透露下个月的上海车展,小鹏新车G6即将公布。


第一,G6续航的能力有了非常大幅度的提高。G6在一体化冲压、CIB技术、热管理技术、风阻设计等等都有很大进步。所以这一款车的续航会超过我们的想象。第二,G6的空间比友商竞品会大非常多


当然,何小鹏还着重强调了目前在一体化冲压制造工艺上的积累,他提到G6采用新的工艺后,整车PACK成本降低40%-50%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小鹏汽车一直以智能化作为最大的差异化优势和卖点,但去年在落地节奏和产品体验上,并没有展现出一马当先的态势,反倒有被对手追平的迹象。


对于看家本领智能化,何小鹏给了新的解读:


3月开始,XNGP将会在广州、深圳、上海多城市多车型加速落地。此外,小鹏在中国率先量产了基于Transformer的BEV时序网络XNET,这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开发应用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今年下半年,XNGP将不再依赖高精地图,可以实现对于全国范围数十个城市道路的覆盖能力。测试的效果看,新版本的XNGP将明显超过友商在美国类似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


明年XNGP的Bom包括硬件和软件的Bom成本实现大幅度的下降,并从软硬件整体销售,转为软硬件分离销售,让最高等级的全自动驾驶成为小鹏的全系标配。


以Chat GPT4.0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让数以亿计的用户看到了生成式AI模型的巨大潜力。未来类似机器大脑的通识能力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并且它们可以本地化部署,让自动驾驶实现方式有新的诠释以及效率上的提升。


期待GPT与小鹏汽车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的耦合。远期价值之一,是做到高等级自动驾驶或者做到初阶无人驾驶的时候,将GPT在本地部署,加上云端连接之后,能够让基础的L4做到真正全面自动驾驶甚至做到L5。


总结一下,2022年财报会议,强调的是今年要怎么做:渠道变(门店扩张和下沉)、产品变(新车型、GPT上车)、技术变(自动驾驶路线、生产制造工艺)


以往各次财报会议上,何小鹏强调更多的是技术布局和前瞻,一直在描绘小鹏“全自动驾驶”的未来。


但如今,字里行间却浮现着一句何小鹏没有明确说出口的话:小鹏今年要夺回销量份额,赢回外界信心。


因为,2022年的小鹏,的确是“触底”了。

小鹏“触底”

2022年,小鹏的经营净亏损进一步扩大: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净亏损91.4亿,也相当于小鹏汽车每卖一辆车净亏损7.57万,亏更多了。


去年理想每卖一辆亏1.53万,蔚来每卖一辆亏11.79万。和理想蔚来相比,小鹏处于中间水平。


另一个让外界关注的数据,是小鹏单车毛利率改善情况没有起色,全年数据固定在9.1%,较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新势力标杆理想达到19%,换电站服务体系等等重资产投入的蔚来,2022单车毛利率也做到了16.4%。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这其中的客观原因,首先是理想蔚来车型均价都比小鹏高得多。


小鹏在三家新势力中,向来以智能化为重点,长期是研发投入No.1。过去这也被普遍认为是小鹏毛利不及友商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


但2022年,蔚来研发投入为108.4亿元、理想研发投入67.8亿元,小鹏研发投入却最低,只有51.65亿元


核心原因,还是小鹏的基本盘,已经小于另两家了。


2022年,小鹏的收入规模是269亿元,但理想的收入已经做到了453亿,蔚来是492.69亿元。


差距逐渐拉开。为什么?


车子卖得不够好。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小鹏官方描述2022财报的口径,是“总交付量为120,757辆,较2021年的98,155辆增长23.0%”。


此前,小鹏汽车对外公布的2022年销量目标是“确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其中G9的销量占比约为14%,预计3.5万辆。”


2021年小鹏交付量增长迅猛,年末可谓春风得意,定下了如此目标。


2021年属于小鹏汽车立足阶段收官之战,解决的是“活下来”的问题,答卷很漂亮。但2022小鹏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高增长来展现实力和后劲,有增长是应该的,但小鹏却只完成了目标的50%左右。


所以,在内部调整仍在进行中的阶段,小鹏汽车对于接下来的业绩展望,也更加更偏向于谨慎——


今年一季度预期交付量为1.8-1.9万辆,同比减少45%-47.9%;总收入减少43.7%-46.3%。

小鹏走到生死存亡之秋了吗?

怎么看小鹏汽车的现状?


首先肯定的是过去一年组织架构、产品经营都出了问题。


以G9上市为例,产品本身没有硬伤,但差异化优势几乎没有,尤其是对比蔚来理想两家。没有理想L9L8的大空间和家用配置,也没有蔚来的保姆式服务。


最关键的小鹏一直主打的智能化优势,没有和任何竞品拉开明显差距。上半年预热的城市NGP功能,因高精地图准入等等因素,只在广州深圳几地少量落地,没有在广大用户群体中形成“小鹏智能化领先”的认知。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而G9上市时的产品策略,比如入门版不给任何智能化,也被认为是放弃好不容易占领的智能化高地。


总之,2022年经营财报中的小鹏汽车,是一个阶段性问题暴露无遗、急需调整变革的状态。


但财报数据也同时显示,小鹏汽车目前仍储备仍有300多亿人民币。2-3年内不会有生存之忧,仍然可以保证正常经营以及继续推新品的节奏。


也就是说,小鹏意识到问题、开始调整的节奏很快,窗口期还很充足。


另外,小鹏当前估值已经偏低。当前小鹏公司的估值已是1.6倍的PS(总市值除以销售额)


这是什么概念呢?对比历史案例,蔚来在2019年最被看衰之时PS是1.2倍,而特斯拉十年内最低时PS是1.38倍。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所以小鹏现在已在已经接近新能源车企最困难时候的最低估值,一如2019年的李斌和2018年的马斯克。


接下来小鹏汽车的确是“No where to go but up”了。


而当前的小鹏汽车不同于彼时蔚来特斯拉的是,它已经有了“安全垫”。小鹏本身在口碑形象、生产制造、技术积累、线下渠道等等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


小鹏仍深陷困境中,但仍有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何小鹏能及时认识到问题,并且斩钉截铁的改革。


比如,何小鹏重回一线,明确产品用户和技术研发并重,拉齐各个业务线,关键的研发、产品、市场等等都亲自抓;另外又请来了汽车圈经验丰富的老将王凤英补足小鹏在营销、渠道、规划上的短板。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2022财报尽管数字很不理想,但财报会议之后,小鹏汽车在美股股价最高上涨11%,截止到当日收盘,报8.84美元美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涨6.12%。


这证明资本市场对小鹏汽车的自救态度和举措,初步认可了。


未来的小鹏怎么看?


首先,短期内P7i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公司接下来的业绩,电池材料的降价也有望缓解下公司的盈利压力。据小鹏官方透露,P7i上市后,门店客流量和订单量都明显上升,远超预期。另外,G9的口碑也逐渐积累,订单量稳步增长。现在寄希望它成为马拉松型的长跑选手。


但中长期的挑战依然在。首先是油车被逼无奈挥出一通“乱拳”,带动整个行业进入狂热的价格战。以及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特斯拉透露的新制造工艺,带来的更大降价空间。

小鹏最惨年报:巨亏90亿;何小鹏:三季度将改-汽车开发者社区

当然,最大的挑战还是在小鹏本身:产品力能不能更加抓住用户的心;以及小鹏一路高举的智能化大旗,今年能不能在落地速度规模、产品体验上超越对手。


何小鹏承诺,到2023年的三季报中,小鹏汽车的改革成效将会显现,我们到时候再来一一检查。

分类
标签
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