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驾驶进入东北“三九”天?「我」从 5 个方面简单聊聊
很多人都说自动驾驶进入东北“三九”天!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 2022 年的“寒冬”事件:Mobileye 骨折上市;ArgoAI 倒闭;Aurora Innovation 冻结招聘、裁员、减薪、减福利等。再如:2023 年 1 月自动驾驶行业巨头 Waymo 裁员事件。
行业巨头都这样,有些人就开始慌了~
接下来,从自动驾驶的立法难题、技术困境、普通消费者不理解或不认同、市场竞争压力大以及资本市场面临拐点五个方面简单聊聊这件事,文内观点仅供参考交流。
立法难题
自动驾驶行业的法规虽然越来越多,但仍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对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规范性空白。
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难点,每一次事故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由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现有的法规框架下,相关的规定很难概况整个自动驾驶行业。
法规是起到规范作用的,其建立、发布需要经过大量安全及可行性验证等多方面考量后才会制定,相较而言,自动驾驶通常都是技术先行,法规 follow。不过,新技术推进是需要相关法规支持的。
因此,自动驾驶的技术不断发展,法规也需要”快速“、”扎实“ 的跟上脚步,以适应新技术的出现。
技术困境
目前,自动驾驶还未能实现全自动化,仍需人工参与,车辆仍存在安全隐患。自动驾驶技术在道路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轨迹跟踪和安全控制等方面存在着技术难题,使得车辆在复杂环境下运行存在较大的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实现多种感知、认知和控制功能,其安全性要求极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网络安全、电子控制安全,这些都是影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自动驾驶车辆的软件设计比传统汽车复杂,容易出现软件缺陷,难以确保其安全性。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和其他车辆、行人以及环境相互配合,以确保道路安全。这就需要自动驾驶车辆配备大量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复杂的环境,如行人、动物和其他车辆等,这些传感器需要具备高准确性、高可靠性,同时还要能够承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同时,自动驾驶需要配备高效计算能力且“健康长寿”的核心IC,自动驾驶系统需要通过传感器传回的数据信息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不能算着算着“宕机”呀。
自动驾驶车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与司机进行有效的交互,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也是自动驾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受到法律环境的制约,当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驾驶车辆不能正式上路运行,这也是制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
... ...
因此,从技术上看,自动驾驶研发需要在现有法规框架、以及有限成本支撑下,突破自动驾驶的“物理极限”,成绩从 90 逐分增加至 99 及以上。
普通消费者不理解或不认同
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社会认可,许多人仍然对它的安全性存在疑虑,这也是制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能像身处在自动驾驶行业人员那样理解辅助/自动驾驶功能,甚至过于“相信、神化”辅助功能,通俗而言,信息不对称。
自动驾驶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带来一些普通消费者不能理解的问题,如道路安全、责任认定、保险以及技术失败等。现如今的市面上,辅助驾驶功能众多,但很多消费者并不能理解这么多的功能,甚至会错意。
另外,普通消费者也可能担心自动驾驶会使他们失去控制权,他们可能担心自动驾驶会出现安全问题,或者他们可能不熟悉自动驾驶的技术,因此不认同自动驾驶。
因此,有效宣传必不可省,增加普通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程度,让普通消费者在理解的前提下更认可辅助/自动驾驶车辆。
市场竞争压力大
自动驾驶行业有诸多参与者,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竞争激烈,赢得市场份额的难度大。
自动驾驶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研发投入、营销投入、测试投入等,这些投入都是必须的,而且投入越多,竞争压力也就越大。
另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系统研发的竞争对手也不断增多,公司都在抢滩这个市场,这会导致自动驾驶这个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再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这也会加剧自动驾驶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
因此,加强研发以确保自动驾驶技术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建立完善的自动驾驶系统和相应的服务,有自己的特有 Feature 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或能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资本市场面临拐点
自动驾驶行业的资本出资者对于行业的发展前景持保留态度,投资者对技术、产品和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本市场的拐点也日益明显。
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成熟和行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以及对交通安全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投资者对自动驾驶行业持观望态度。另外,自动驾驶技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驾驶员的安全,以及系统本身的可靠性。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测试费用等,成本较高,而这些费用将需要投资者有足够资金来承担。可能早期投资者们对自动驾驶行业的估值过于高估,所投资本无法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导致投资者们对自动驾驶行业失去信心。
这其实是需要大家一起思考的问题,汽车制造商和汽车投资者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程度如何?自动驾驶技术能否在汽车制造商和汽车投资者之间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度?以及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否保障驾驶人及道路参与者安全?自动驾驶技术成本管控是否合理有效?等等
我们需要从企业和投资者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才能够更加全面的认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
写在最后
目前,自动驾驶面临技术、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很难到达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阶段,存在“寒冬”的可能性。就算身处“乱纪元”,也希望“恒纪元”出现。那么,自动驾驶在多重困难重压下要如何破冰而出呢?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除了要攻克自身技术难关、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最「俗」的例子:消费者愿意花费多少资金去购买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拓宽普通消费者视野,不能“闭门造车、自我欣赏”。这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架构,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
近几年,世界整体经济形势都不算太好,不只是自动驾驶行业经济降温。经济恢复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吃成个胖子。对于自动驾驶这个行业来说,说不定某天技术上就取得突破进展。因此,身处在这个行业,冒险家要有,佛系家也要有。
2023 年 2 月 9 日上市的禾赛开了个好头,相信今年还会有众多自动驾驶企业大展宏“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ADS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