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创作者#智能座舱的定义及其功能和黑科技 原创 精华
作为一个热爱汽车新科技的从业工程师角度,好奇心驱使和学习的心态,一起聊一下智能座舱的概念和黑科技
一.关于智能座舱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智能座舱的简化版本概念,它是主动理解和洞察用户需求的智能服务系统,同事满足用户的需求,且从终端消费者需求及应用场景出发,乘客在智能座舱中可以享受舒服体验,并无需担心驾驶出行。
智能座舱的实质是汽车驾驶舱中的人机交互场景,将高度集合驾驶和娱乐信息这两个模块,具备强大分析大量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为驾驶者提供高效 / 直观 / 强烈科技感的驾驶体验。其设计需求侧重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并确保驾驶者的安全和舒适性。其设计方面还要多样化,将功能体验与交互感知的整合视为重点,并且符合人机工程学。由于智能座舱的设计是将用户交互体验设为基础。将其视作一种用户的驾乘使用载体,并且驾驶和娱乐需求两不误,记录驾驶者在不同场景的行为习惯,将记录保存为个人数据,不仅可以优化智能座舱的个性服务,还可以提供情感需求。
智能座舱作为工作 / 家庭场景外的第三种生活空间。由于汽车使用时间的增长,使人机交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智能座舱将上升为由用户驾驶汽车时间长而引发的安全/ 疲劳/ 危险操作等问题。智能座舱赋予了第三生活空间的场景模式。
从汽车座舱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共四个阶段:机械时代 / 电气时代 / 互联网数据时代 / 人工智能时代,每个阶段的汽车座舱具有不同特点。
二.智能座舱的黑科技
谈完了智能座舱的概念和四大阶段,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智能座舱的黑科技
目前自动驾驶是各大主机厂的热点研发方向,虽然暂时不能较好的应用在量产车内,还是不减对研发智能座舱的热度。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加持下,比如5 G网络和云存储,车载的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智能座舱已经慢慢被应用,其黑科技包括车机交互系统(手势识别 / 语音识别 / 全息影像)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 智能座椅 / 多屏联动/ AR-HUD等。其中重点介绍一下AR-HUD这项黑科技。
1.AR-HUD的原理和信息
关于AR-HUD方面,AR-HUD是将AR技术与抬头显示(HUD)高度结合,通过3D影像把驾驶信息投影至前挡风玻璃上,这样也避免驾驶员去观察中控屏幕,丢失驾驶视野。
其中一般AR-HUD内容包括导航信息 / 来电显示 / 信息显示 / 车速 / 转速 / 水温 / 限速提示 / 外部环境 / 周边物体距离的等,从而提高驾驶安全。
2.AR-HUD的运用(车萝卜 AR-HUD 车载系统)
这几年,车萝卜备受科技爱好者追捧,将 AR-HUD 技术落地并推向市场,其创新的系统和可接受的价格使其备受欢迎。它由一块投影的透明板和投影驱动构成,将驾驶的基本信息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在驾驶员视野正前方,完美的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还可通过语音助手的唤起来实现多媒体和通信方面的交互功能。
3.AR-HUD的技术瓶颈
目前AR-HUD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原因主要在于:景深的准确识别、场景的注册、显示的延迟性。
a).景深的准确识别 :景深是确定物体距离的三维信息。通过感知系统调整,从环境中获取线索,并通过计算得到相对位置。其难度在于虚拟画面是二维平面,用户无法具备真实感和沉浸感,所以要加上景深这个关键坐标。
b).场景的注册:注册是增强现实技术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关键。简而言之,注册的意思是物理和虚拟世界在空间上的对齐程度。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坐标系,一共三个坐标系:现实世界的坐标系 / 虚拟世界坐标系/ 任何交互设备的坐标系,其中两个坐标不匹配即会引起注册失败,导致虚拟和真实世界不符。
c).显示的延迟性:延迟性的意思是虚拟世界的某个图像在理想情况下,它和预估时间的落后时间量。延迟的原因比较多样化,由于加载的世界也会导致延迟,但是真实世界中没有延迟,这样的延迟会引发视觉落差,破坏沉浸感。但是可以认可合理的延迟量,那技术核心就是保证合理的延迟时间量。
三.综上所述
智能驾驶座舱是各大主机厂趋之若鹜的方向,具有比较高的商业价值。虽然智能座舱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语音和手势的交互已经在在智能座舱成熟。未来智能驾驶座舱的发展方向,将会通过语音识别 / 手势控制 / 物联网/ 多屏联动 / 流媒体后视镜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AR-HUD技术来实现是车交互智能化,让驾驶者体验更高效和便捷的信息操作和交互方式。
